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经济论文 >

新常态经济下流通产业发展趋势研究(3)

时间:2015-01-08 10:42 点击:
第一,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。现阶段,在建设流通服务体系过程中,必须将重点凸显出来,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:一是要对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,二是要不断推动流通企业实现模块化发展,三是必须最大限

  第一,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。现阶段,在建设流通服务体系过程中,必须将重点凸显出来,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:一是要对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,二是要不断推动流通企业实现模块化发展,三是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服务的成本。这三个方面都是提高流通产业效率和质量最有效的办法,同时,也是制约着流通产业发展的突出性问题。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,就等于找到了推动流通产业政策的突破口,抓住了制约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。

  第二,确定流通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。国务院有关文件提出,到2020年,我国必须有效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益和效率,提升流通产业集约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以及标准化水平,建立起现代化的流通服务体系。这一文件的提出,不仅充分体现了新常态背景下对于流通产业发展的新要求,同时延续了原有的规划,尤其是“集约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以及标准化”要求的提出,更为流通新常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。

  第三,深化对流通产业地位的认识。流通产业属于复合型服务行业,是信息产业、仓储产业、货代业以及运输业等各种产业的有效融合,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作用,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。将流通产业放入新常态经济这一大背景之下,其重要性将会得到更大提升,产业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,充分体现了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对流通产业的深入认识,使流通产业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宽。

  结论

 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,流通产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产业。2014年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的通过,更是再次燃起了流通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。同时,现阶段我国流通企业政策诉求依然主要是来自六个方面,一是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,推动流通管理体制改革;二是扶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,将行政审批制度更加简单化;三是解决“高成本”与“融资难”等突出问题,对投资体制和融资体制进行改革;四是缓解“高收费”和“难通行”等问题,努力创造出便捷的交通环境;五是推动流通项目落到实处,支持流通产业用地;六是真正实现为流通企业减轻税费负担。在未来“十三五”的发展中,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,同时需要极大的勇气,需要不但打破现有的制度障碍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,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从而更要使我国的流通产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改革红利,以营造出能够有效推动流动产业健康、稳定、发展的新环境。

  参考文献:

  1.梁鑫鹏.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发展创新程度、动因与政策导向[J].商业时代,2014(25)

  2.管清友.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[J].中国经济和信息化,2014.6

  3.刘世锦.进入增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[J].中国发展观察,2014.4

  4.何黎明.“新常态”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4.8

  5.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.迈向新复苏 超越新常态——2012-2013年宏观经济分析[J].宏观经济管理,2013.1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